人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,不应被刻薄对待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(WHO) 的数据,每年约有 1.5 亿 13 至 15 岁的青少年和儿童受到网络霸凌或校园欺凌的影响。这意味着每 3 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受到这欺凌的影响。网络霸凌和校园欺凌对青少年和儿童的心理健康、人身安全、学业成绩和整体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,诸如导致抑郁,心理阴影或后天造成的内向、学习成绩下降、反社会甚至是被杀害或残疾的严重后果。根据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, 2018年只有20%的学校霸凌事件被受害者举报。社会必须要减少霸凌,让每个孩子受到相关教育和关注,共同为世界的未来着想。
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第三国,网络霸凌和校园欺凌都层出不穷。
人身攻击、辱骂、散布虚假信息、泄露隐私、恶意煽动他人攻击某个对象等,都属于网络暴力。这些行为往往会对被攻击者造成心理伤害,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。网络暴力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,容易导致受害者长期处于巨大的精神压力中。
校园欺凌包括学生之间发生的恶意行为,其中一方通过身体、语言或心理手段反复对另一方进行伤害、威胁或控制。欺凌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身体暴力(如打骂、推搡)、言语攻击(如侮辱、嘲笑、谩骂)、社会排斥(如孤立、排挤)以及网络欺凌(如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恶意信息)。
接受反欺凌教育,培养同理心,定期反思自己的言行,意识到是否存在不当的言语或行为,避免无意中伤害他人。理解霸凌的本质和危害,有助于自我警觉和自我纠正,防止自己成为霸凌者或助长霸凌的行为。通过自我反省,我们可以形成更健康的社交态度。
为什么有些青少年会实施霸凌?
中学生家长防止霸凌须知
你能做什么帮助自己或你的朋友
(英文)